互联网金融迎"最严监管" "巨头"突围各有妙招

发布时间:2016-07-11点击量:2897HOT:2898

[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过程中,应该区分金融活动与“为金融服务的活动”,实行不同的监管原则,如果是金融活动,对于资金中介、信用中介,必须进行有牌照管理;但是围绕着金融活动有很多金融服务,这两类金融活动应该有不同的监管规则]

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不断爆发的2016年,由央行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。

“今年是互联网金融的整顿之年、监管之年。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(fintech),其本质都是金融,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不应该被不规范的行为玷污。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、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昨日在“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(2016)”上发表演讲时表示。

前景并不乐观。“截至2016年4月底,全国累计成立网贷平台5022家,其中2200家出现问题,仍有2822家网贷平台正常经营,问题平台占比43.8%。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、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主任廖理在大会上展示的研究报告显示。

随着害群之马被淘汰出局,大浪淘沙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什么突围与创新战略?大会上,BATJ(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京东)四家互联网巨头高管齐齐亮相,阐述自家破局战略。

如何区分监管?

近阶段,随着央行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,2016年互联网金融企业迎来监管寒冬。

吴晓灵认为,对于资金中介,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会改变“资金中介‘保本保息’的资产池其实是存款”这一风险特征。只要是“保本保息”,就做了债权债务的转换,本质就是存款,为了对存款人负责,必须有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。

监管当局在整顿非法金融时,打击非法集资是最核心的部分。打击非法吸收存款,对资金中介必须纳入监管。

对于信用中介而言,吴晓灵也明确,如果互联网金融做信用中介,推荐的产品不能保证信息的充分、真实、完备披露的话,对投资者也有影响。因而,对于这种信用中介也需要牌照管理。

吴晓灵进一步表示,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过程中,应该区分金融活动与“为金融服务的活动”,实行不同的监管原则,如果是金融活动,对于资金中介、信用中介,必须进行有牌照管理;但是围绕着金融活动有很多金融服务,这两类金融活动应该有不同的监管规则。

巨头们如何破局?

分别起家于电商、社交、搜索等领域的互联网巨头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京东对互联网金融已早有布局。那么在监管趋严、行业面临又一轮洗牌的时刻,这些巨头们又有什么突围之策?

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分享的数据显示,中国的银行业资产超过200万亿,财富管理行业规模100多万亿,这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做资产管理、财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“百度通过图像识别、身份识别,更好地确定投资者的法律身份;并通过智能学习,为投资顾问提供培养计划;也希望通过百度人工智能大数据体系扩大基础资产来源。”张旭阳称。

张旭阳为光大银行前资产管理部总经理,不久前加盟百度,分管百度金融体系下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。

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则计划从普惠金融上突破。在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看来,在新一代的商业技术设施的支持下,移动互联网让“普”成为可能,云计算和大数据又做到了“惠”,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。

井贤栋指出,在印度,由蚂蚁金服投资的印度最大电子支付平台Paytm,俗称印度版“支付宝”,到今年3月份已一跃成为了世界排名第四的电子钱包,为超过1.2亿印度用户提供了充话费、缴水电、转账等金融服务。


 

腾讯公司副总裁、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(FiT)线负责人赖智明则认为,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就在于和金融机构携手,在开放平台上共同打造新的金融应用,好比红包和腾讯理财通的结合。

赖智明说,金融云的搭建是一个倾尽全力的投入,“我们是以‘Allin’的方式推动云服务,包括金融云服务,我们非常有信心其将会成为红包以后的下一个风口所在。”

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强调,京东金融不想把自己做成一个金融机构,也不准备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对抗。金融科技公司不应该跟传统金融机构抢生意,而应更多地去做传统金融不能去做,或者做起来成本很高的业务。京东金融要做的是把自己所有的能力开发出来,为广大金融机构、非金融机构提供菜单式的、嵌入式的基础设施服务。

微信在线